韓國首爾發明展 雲科大成績亮麗
  • SDG03
  • SDG11
  • SDG17
韓國首爾發明展 雲科大成績亮麗
亞洲最大發明展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於108年11月27日到30日在首爾世貿展覽館盛大舉辦,共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共襄盛舉,參展作品有600餘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榮獲2金2銀4銅。 2件金牌作品之一為工設系馬永川老師(研究團隊:、林冠宇、孫靖翔)之「飛天三角架」,本產品欲解決車輛發生事故後,架設警示三角架距離不足,或架設途中發生二次意外的風險。本產品在發生事故後,後方車門會開啟並啟動產品,上層風扇會開始轉動,上下層會因重力自動往下展開,並往上飛行,透過手機操作,飛到定位地點,並滯留於空中閃爍燈光警示後方駕駛。其電源為產品和汽車間有一條電線持續供電,電線上也有燈條,若有駕駛闖入也可不停警示讓駕駛降低車速或避開此車道,而平時行駛時也會因煞車而回充電力。第二件金牌作品為化材系劉博滔老師(研究團隊:王信壹、許昌貴)之「微細導線之製作方法」,本發明為利用溶液配方和製程條件之搭配,以濕式塗佈方式製作微細導線的方法。在溶劑蒸發的過程中,藉由膠體的相互作用力,使奈米金屬線往特定方向移動,形成多條細緻導線。這是首次提出一次多導線的塗佈方法,可省去多道塗程。本發明可以免去使用昂貴的精細塗頭和塗佈機,以較粗製的塗佈設備即可製作較精細的導線。塗佈寬度可由原來濕式塗線降低至七十分之一的乾導線,達6微米寬度,導線電阻率可低至4.8×10-7 Ω.M,此值約為最低電阻率-銀材料的10倍。 2件銀牌作品之一為電機系何前程老師(研究團隊:黃于軒、侯琮瑜)之「應用於失智症早期患者的室內外擴增實境路徑導航與提醒便條輔具」,本作品「應用於失智症早期患者的室內外擴增實境路徑導航與提醒便條輔具」提供更加直覺安全的視覺輔具型路徑導航功能與更加豐富實用的視覺輔具型提醒便條功能,適用於失智症早期患者或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第二件作品為機械系許立傑老師(研究團隊:曾增耀)之「狹縫式針狀散熱鰭」,據IEK統計,高溫易導致電子產品損壞,加強散熱鰭片熱傳效率可有效避免電子產品過熱情形。本作品主要考量流體通過各圓柱中心狹縫,用改變狹縫寬度及各圓柱的狹縫傾斜角度,增強流場震盪頻率提升熱傳率,使狹縫式針狀散熱鰭片獲得最大散熱效益。 4件銅牌作品為創設系杜瑞澤老師(研究團隊:賴翊庭、許瀞分、李畇寬、呂姿萱、馮薏方) 之「共享駐點救護車」,本作品共享駐點救護車,將自動化救護車依城市人口分派,平均駐點配置在城鄉之中。當有緊急事故發生,撥打緊急電話,中央馬上算出從發車地到事故發生地點再到醫院最近的距離,共享駐點救護車出動,在救護車的途中救護人員會遠端指導陪同人如何做基本的搶救,最後抵達醫院。第二件為電子系黃建盛老師(研究團隊:張勝雄、管鴻、卓達雄、莊子霖、裘其軒、苗新鳳、林君豪)之「創新型虛擬投影視力檢測裝置」,本作品藉由HUD光學架構產生虛擬影像,令受測人員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看到具有符合視力量測規範的影像距離感。比起傳統的視力檢測裝置,其具有體積小、可減少人為誤差,並且能達到亂數產生視標及可自行操作的優點。尤其適合在擁擠的商業區,空間與人員都是需要考慮的成本。在視力檢測儀器及顯示產業上,本項發明是一種創舉。第三件為電子系周榮泉老師(研究團隊:周榮泉老師、廖義宏老師、賴志賢老師、陳建勳、莊博仰、嚴孝傑、黃閔祥)之「磁珠與石墨烯修飾陣列型可撓式IGZO葡萄糖感測器」。本作品特色為製作成本低、感測性能優異 (線性範圍廣、高感測度、抗干擾性佳、響應時間快)、可重複使用 (適用溫度範圍廣、生命週期長)、便宜方便又準確之葡萄糖偵測試片。第四件為機械系吳益彰老師(研究團隊:沈廷豫、詹謹聰、蘇淯順、高思穎)之「磁性無段變速器」,磁性傳動技術為當前世界研發趨勢,相較於傳統齒輪,其採用了磁鐵當作傳動媒介,屬於非接觸式元件,免除了機械接觸所帶來的摩擦損能,也大幅減少了傳動機件的磨耗與潤滑需求。搭載本技術的產品將意味著使用者可不必擔心變速箱提前耗損的問題,更不必定期更換齒輪油與零件更新等,免去費時費力的維護項目。 ▲  隨團學生現場合照 ▲  飛天三角架作品 ▲  三條導線塗佈照片
2019/12/05
2019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雲科大奪永續三大獎
  • SDG04
  • SDG08
  • SDG09
  • SDG11
  • SDG12
  • SDG17
2019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雲科大奪永續三大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今年首次角逐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就榮獲三大獎項:企業永續綜合績效TOP50、企業最佳單項績效-社會共融類、企業永續報告。其中永續報告更獲得白金獎,為大學、醫院、政府組織類組之最高榮譽。 今年「2019第十二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分別頒發四大獎項類別-「企業綜合績效」、「企業最佳單項績效」、「企業永續報告」及「企業永續傑出人物獎」。參獎企業橫跨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及大學、醫院等多元性質機構與業別,其中177家報名永續報告類、82家(含8家外商企業)報名綜合績效類,另單項績效類件數達285件,皆為歷屆之最。雲科大在眾多參賽機構中,擠進台灣TOP50企業永續獎;以2018年「淺山農村活力復甦與文化自信建立」計畫,榮獲「單項績效獎-社會共融獎」,也獲得企業永續報告類最高殊榮的白金獎。 雲科大向來以運用教育與研發資源,致力於解決地方、產業、社會與全球的經濟、社會、環境問題為辦學重要目標,在相關專業領域持續研究與創新,積極追求地區與全球永續。更在2019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球第101-200名,為全台第四、科大第一;在永續發展指標面向上,SDG9(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更名列世界第44名、48名。此外,雲科大教師學術發表,在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面向上,SDG8(良好工作及經濟成長)、SDG9、SDG12共三項指標超越全球平均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雲科大在此次比賽中獲得非營利組織及國營事業類組最佳單項績效獎-社會共融獎,是唯一獲獎之學校機構。雲科大長年深耕雲林縣古坑鄉桂林社區,更依社區需求進行「桂林十大建設」,以提振社區活力與在地文化自信,協助底蘊深厚的台灣農村,營造出品味、文化創意與自我品牌。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學校將持續投入教育與研發資源,並連結各利害關係人持續深耕學生培育、教師發展、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四大層面,塑造創新、多元、友善、永續之校園,擴大學校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全球影響力,師生齊力促進社會共融,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2019台灣企業永續獎-蘇嘉全院長頒發獎項予雲科大楊能舒校長 ▲  校長獲頒台灣TCSA_TOP50企業永續獎合影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