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利害關係人問卷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活動新聞
榮耀事蹟
永續知能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共融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校園安全與健康促進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人權保護與平等教育
資源共享與社會共好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自然資源與環境教育
校園生態景觀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活動新聞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雲科大與企業攜手轉型新世代 產學合作再創新格局
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各產業均積極尋求邁入數位化創新的解方,雲科大在企業引頸期盼下,於4月23日由產學處舉辦一場產業論壇,主題為「數位轉型-讓雲科大告訴你非知不可的轉型密技」,透過雲端創新服務,將大數據轉化為協助企業決策的重要資源,協助企業踏上數位轉型的正確方向。 此次論壇分為四個單元,校內由工業管理系陳奕中助理教授的智慧決策研究中心團隊、資訊管理系許中川教授的巨量資料研究中心團隊、資訊工程系郭文中主任等三個專精於數位轉型的教授群進行產學合作經驗與研發成果分享,分別以「中小型企業在數位轉型中會遭遇到的困難」、「大數據分析的實務應用」、「數位轉型的資安考量」為題,從企業的角度,逐一破解大家對於數位轉型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迷思。為了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雲科大更首度與SYNERGIES美商訊能集思智能公司策略聯盟,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宗堯博士以「Enable Data to Speak Its Own Story」為題,介紹公司自行開發的JarviX系統,這是全世界首創之自然語言智慧企業決策平台,協助產業提升數據分析的品質與速度。如此的活動安排,兼顧企業數位轉型的起始實務端,到數據收集後的決策應用端,對企業幫助非常之大。 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評比雲科大「產業收入(知識轉移)」的績效,在93個國家和地區約1500所大學中,排名全球世界大學第28名;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雲科大在「產業、創新和基礎建設」項目排名第79名,如此豐碩的成果,歸功於企業與學校研究團隊的攜手合作,雲科大會持續努力,讓產學合作成為雲科大的亮點。
2021
/
04
/
23
2021世界大學影響力成績卓越 雲科大深耕永續獲國際高度肯定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2021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在台灣共35所學校上榜名單中,整體最佳成績為全球101-200名,雲科大亦有多項指標進入101-200名的最佳成績,而整體排行則名列全球301-400名,在台灣上榜名單中排名第3,科技大學排名第1,足見雲科大是一所全面重視永續發展的大學,展現舉足輕重的全球影響力。 此項排名為THE根據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指標(SDG)作為評核標準,共計有來自全球共計1240校參與。雲科大在SDG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SDG8「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SDG12「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SDG16「和平、正義與健全的司法」共五項,約1/3指標表現亮眼,均名列全球排名101-200名。 這五項目中,以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成績卓越,除在參賽685間學校中,位居100-200名外,更在此項整體積分上獲得82.7高分,位居Q1(第一等級)地位。此外,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雲科大更在SDG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上,秉持國際鏈結與深耕永續理念,由校層級做整體校務規劃與推動,在SDG17.4「永續發展教育」項目上榮獲83.3高分,更在此項SDG17整體參賽1154學校中,名列400-600名。 除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表現亮眼外,雲科大更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從創新教學鏈結產業脈動,回饋社會。在2020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中榮獲六大獎項,更是唯一獲獎6件以上的學校。具體獎項為: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最高榮譽)、永續報告獎-金獎、英文報告書獎-銀獎(唯一獲獎的學校)、社會共融獎(非營利組織)、大學USR永續方案獎-銅級(協力共構淺山農村)、大學USR永續方案獎-銅級(發揮鄒族來吉部落)。此外,2020世界綠色大學評比,雲科大名列全球第72名;在「2020亞洲大獎入圍名單THE Awards Asia),亦以「YunTech PBL研究中心」與「未來學院」新型態教學系統入圍「年度最佳教學策略」亞洲前八強。足見雲科大除深耕永續外,亦在創新教學等面向達到卓越的國際水準。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目前雲科大校務發展以五化-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智慧化為策略,期望達成師生的發展對接經濟、環境、社會需求;為地方與全球福祉做出卓越貢獻;塑造創新、智慧、友善、永續的校園,朝向「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邁進。學校將持續投入教育、研發、產業資源,持續深耕教師教學、學生培育、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之四大層面,塑造永續校園,積極擴大學校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全球影響力,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2021
/
04
/
22
發揚永續觀念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雲科大榮獲1金2銀
「2021年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於110年3月10日至14日在日內瓦Palexpo舉辦,110年3月23日公佈成績,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榮獲1金2銀,參賽作品全數獲獎。金牌作品為「Silica/Nylon66/PMMA奈米纖維鋰電池隔離膜的製備與性質研究」,由化材系粘譽薰教授帶領的研發團隊(林采璇、莊寶霖、張芷寧、廖浚菕、李晨愷)所研發。近年來電子電動產品蓬勃發展,其中最重要的無非是動力供給的鋰電池,且目前已然成為最廣泛使用的儲能系統,尤其電子手持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及相機等無一沒有鋰電池的身影,全球市場超過百億美元,甚至未來將會持續增長,而本發明是用於鋰電池隔離膜之新型材料,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製備Silica/Nylon 66/PMMA鋰電池隔離膜,開發出同時擁有靜電紡絲纖維優點並兼具高機械強度之新型鋰電池隔離膜,能有效提高鋰電池之安全性。 銀牌作品之一為「以4,4′-雙(咔唑-9-基)-2,2′-二甲基聯苯與雙噻吩合成共聚物及其應用於長效轉換穩定性佳與高光學對比之智慧窗」,由化材系吳知易教授帶領的研發團隊(郭仲文、劉冠宏、陳雯鈴、陳漢宇、李亦誠)所研發。由於人們對於地球暖化危機意識提高,綠色建築概念風靡全球,因此智慧窗的技術也引人注目。此發明之新型節能元件是採用通電的方式,讓元件內的材料產生氧化還原反應,利用其特性呈現不同顏色,來阻隔窗戶進光量,減少冷氣用電量以達到室內節能減碳目的。由得獎作品發現,雲科大師生力行永續觀念,具體實踐SDG13氣候行動,並顯現雲科大為一所能具體體現SDG4優質教育,且具有國際化視野、促進全球夥伴關係SDG17的學校。 另件銀牌作品為「醫療輔具之模組式內變速驅動機構」,由機械系吳益彰教授帶領的研發團隊(郭子維、高思穎、李冠毅、黃聖翰)所研發,本發明為模組式設計,可直接套用於一般輪椅上,輪椅不需修改或安裝其餘配件,並以搖桿方式進行驅動,可有效改善一般輪椅使用者常見的腕部慢性運動傷害,並具有四段變速功能,使用者可依不同狀況切換檔位使用,整體構造為模組式設計,可直接安裝於一般手動輪椅的後輪軸孔中,提升泛用性。變速輪轂可單獨應用於電動輪椅上,使用者可依據地形狀況切換檔位使用,改善馬達的輸出效率,可有效提升馬達使用壽命以及電池續航力。
2021
/
03
/
25
雲科大與日本大阪工業大學線上交流國際合作工作坊 鏈結國際夥伴關係
在國際疫情持續延燒的衝擊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2020年7月6日至7月10日,與日本大阪工業大學透過線上交流模式共同舉辦健康與福祉問題導向學習國際工作坊。此次活動雲科大甄選10名優秀學生與大阪工業大學13名學生共同參與,由大阪工業大學機器人與設計學院大須賀院長、井上教授、小林教授及益岡教授,以及雲科大張慶龍教授、曾思瑜教授、蔡登傳教授、賴俊吉教授共同授課,並結合校內7個PBL中心共同指導(除前述教師外,另含黃世輝教授、薛雅馨教授、周玟慧教授、洪崇文教授、許中川教授、吳先晃教授、何前程教授、夏郭賢教授及李翊駿教授)。台日學生從互動型機器人、輔助裝置、穿戴式裝置及居家系統等不同主題,進行資料蒐集、設計思考、創意發想、簡報製作、分組討論以及設計實化。透過同儕學習與腦力激盪集思廣益,激發創意巧思並強化實作能力。除了線上討論外,雙方也透過遠端視訊線上了解兩校福祉機器人相關實驗室,以及在健康與福祉相關領域的研究現況,並強化實作技能與問題解決能力。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SDG17,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藉由國際合作分享知識、專業、科技,促進有效的線上工作坊交流模式。 雲科大與大阪工業大學自進行國際合作以來,皆以實地互訪進行學術文化之交流,然而自新冠肺炎國際疫情爆發以來,各國邊境相繼關閉,但學生的學習卻不能因此停滯。雲科大在國境封鎖的困境中嘗試透過網路找到一條突破疫情防線的捷徑,除了引入日本教授在課程上進行跨國教學,並以同質於去年國際工作坊的規格與大阪工業大學持續共辦國際工作坊。雙方皆有多位教師與助教參與每一討論時段,協助引導同學們發想與聚焦。台日學生以多元思維拓展個人專業視角的跨領域學習成效之呈現,而科技設備的便捷性與效益性更在學習與討論的過程發揮到極致。 為期一週的線上國際工作坊在活絡豐碩的成果發表會中圓滿落幕,成果發表的產品設計聚焦於失智症照護,包括具交換日記功能的互動機器人、具自動剎車系統的自動助行器、兼具步態偵測與定位功能的鞋內追蹤器,以及能避免重複服藥的智慧藥盒,達台日學術交流與課程共學之具體目標。兩校師生在此次的交流中不僅拓展了國際視野,也在疫情下突破重重困難與限制,在線上完成實境學習賦予的任務,成功開啟創新的交流模式,使雙方在既有的合作基礎上,突破時空限制,透過網路打造一道便捷的合作任意門。 為成就務實致用典範科技大學之發展願景,雲科大致力於全球影響力的拓展,因此極為重視本次國際交流活動。蘇純繒副校長於閉幕時蒞臨視訊會場參與成果發表,並勉勵參與線上工作坊的台日師生,除了肯定大家在此次活動付出的努力,更期許大家在經過此次知識、文化與友誼的成功交流後,能維持溝通的熱度。期待疫情解封後,兩校能透過實地接觸進行更深度的國際合作,除深化彼此的交流與互動,更期許兩校在未來能在國際上共同呈現重要的人才培育與研發成果。 ▲ 線上工作坊閉幕式大合照 ▲ 雙方教師透過網路視訊進行國際工作坊之授課 ▲ 雲科大師生共同參與成果發表 ▲ 雙方教師線上共同參與並指導學生 ▲ 同學、助教與教師進行小組討論
2020
/
07
/
13
雲科大榮獲4件2020德國「iF 設計新秀獎」 落實SDGs永續精神
德國 iF Design Talent Award(設計新秀獎)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設計競賽,每年吸引超過60個國家的設計菁英一同參賽,今年雲科大拿下四件 iF 設計新秀獎,從全球近萬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為台灣及雲科大爭光,提升國際能見度,表現有目共睹。 本屆的 iF 設計新秀獎,首度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為競賽主題,以傳達 iF 賽事對於永續發展任務的重要性與崇高敬意;雲科大獲獎作品也從不同分項主題深入思考與探究,以設計手法展現對永續議題的重視。 得獎作品分別為: 🎉 工業設計所黃信夫主任所指導黃聖元同學設計的作品「Friendly Door Handles」 🎉 視覺傳達設計系趙飛帆、曹融、林加雯、施文禮老師所指導劉溢豐、張智瑜同學共同設計的作品「一甘藏」 🎉 創意生活設計系尤宏章老師所指導陳憶綸、鄭羽彤、呂佳澄同學共同設計的作品「哞哞盆 Plant Nature Pots-可分解盆栽設計」 🎉 設計技優領航專班尤宏章老師所指導黃國睿、盧泰源、陳佳彤同學共同設計的作品「Easy Escape」 設計學院杜瑞澤院長強調,此次獲獎,有賴設計學院老師和學生共同投入,不僅肯定師生投入設計競賽領域的信心,同時也展現雲科大設計實力的最佳方法。 楊能舒校長也表示,雲科大設計學院是創意的啟發、設計的搖籃,傑出表現有目共睹,在各項國內外設計競賽當中獲獎無數,形成良性循環,展現雲科大設計學院豐沛的設計能量。 得獎作品說明如下: 工業設計系「Friendly Door Handles」 創作理念:視障者在進入一個新環境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熟悉,但現有空間無法有效告知視障者環境資訊,需要他人的協助。矽膠握把上設計可自行組合排列的點字功能,讓視障者在開門前得知房間資訊,矽膠具有彈性能適配各種造型握把,提供止滑功能。本設計能適用於各大場域,低成本且方便安裝即可營造友善無障礙空間。產品分為矽膠握把套及一組點字觸摸點,使用者可依照自行需求將點字插入握把,排列出告知資訊。 視覺傳達設計系「一甘藏」 創作理念:日據時期,日本將臺灣甘蔗視為珍寶,全部運回日本。蔗農為了將糖留在臺灣,於是將蔗糖做成糖蔥,躲避日本人查收,這就是「一甘藏」命名由來。製作糖蔥之方式不僅是珍貴民俗技藝亦是精彩表演。將包裝與光柵結合,打開包裝的同時,就能看到糖蔥製作過程,讓包裝自己說故事。 創意生活設計系「哞哞盆 Plant Nature Pots-可分解盆栽設計」 創作理念:塑膠盆栽移盆時不僅造成麻煩,移盆後的塑膠盆栽亦造成浪費。哞哞盆使用牛糞製成,盆栽即是植物養分來源,是一個能被分解的盆栽,並以牛乳頭的造型做為設計,象徵哞哞盆提供植物生長的空間及養分。 設計技優領航專班「Easy Escape」 創作理念:災難發生時,高樓層的人們常常因為不熟悉緩降機的使用方式,而導致悲劇的發生。在此我們設計出一款快速簡單的逃生裝置 “Eazy Escape”,以直接、簡單的方式,開啟螺旋狀的逃生氣囊,利於人們爬下,解決緩降機一次只能一位使用者的限制,外型以螺旋為結構,造型簡潔,快速以及簡單能迅速安排人員疏散。
2020
/
05
/
13
「天下USR大學公民」評比出爐
由天下雜誌主辦的2020年「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結果4月21日出爐,各組榜首分別為公立一般(大型)大學的台灣大學、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的陽明大學、私立一般大學的逢甲大學、公立技職的台灣科技大學、私立技職的朝陽科技大學。 此項調查與過往重視研究與學術聲望的傳統大學排名不同,是借鏡企業社會責任(CSR),兼顧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架構,從大學治理、社會參與、教學承諾、環境永續四大面向,全方位檢視大學的社會責任,評選出台灣的大學公民楷模。 公立一般(大型)大學組前五名依序為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 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組前五名依序為陽明大學、暨南國際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東大學、臺中教育大學。 私立一般大學組排名依序為逢甲大學、臺北醫學大學、東海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 公立技專校院組排名依序為臺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 私立技專校院組排名依序為朝陽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之際,雲科大榮獲天下USR大學公民評選技職組第2名,除延續優良學風外,以「務實致用的科技大學典範」為發展願景,將持續為社會帶來正能量的重要角色,在各專業領域持續研究與創新,以知識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永續發展。
2020
/
04
/
27
以藍晒紀錄故事-藍晒圖設計工作坊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所於3月26日在本校創意工場舉辦「2020創意生活設計:跨域整合國際研討會」之設計工作坊,特別邀請國內專業講師帶領學員一同進行創作,以「為旅途留下獨特紀錄」為活動精神,同時實踐傳統工藝價值,盼能提昇學員透過實作與創意發想對於「永續發展」的認識。 禾印堂創意設計總監-陳嘉祥業師,具37年印刷實務經驗,多年專注於平面創意方面的研發,設計工作坊以藍晒為主題,透過古老的顯影技術,把生活中紀錄的點點滴滴轉印並保存,其內容顯影的載體包括明信片、帆布包、飲料提袋與手工書套,學員透過自己的平面構想,將具有文化與創意內容的平面圖片進行輸出,然後透過塗抹、曝曬等方式將想要記錄的畫面轉印至實物載體上留存;透過參加工作坊的體驗,讓學員感受到傳統工藝的文化質感,同時提升現有產品的附加價值,是一次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產物銜接的體驗,藉此提升參與者在跨域整合、工藝美感和文化創作上的設計概念認知。 藍晒圖設計工作坊為讓學員學習藍晒圖應用技巧,為學員規劃豐富的課程內容—「藍晒元素×周邊應用」兩大主軸為課程核心: ◆ 藍晒元素,呈現實驗性趣味 食用性染料例如加入紅茶或咖啡會使藍晒變色,實驗不同種食用液體反映在藍晒的效果也不同,增加對於作品的探索。 ◆ 周邊應用,作品呈現多元 作品不單一,為學員規劃情境式的晒圖空間,當學員把藍晒掛置上去成為一個類似裝置藝術的感覺,提供學員拍照、打卡留念。 透過藍晒,將情感記憶,本次工作坊共有16位學生踴躍參與,經過4.5個小時的發想及創作,將創意思考與設計元素注入藍晒,以藝術教育為目標,提供多元有趣的文創課程,產出具有美感以及創意性的作品,讓藍晒設計工作坊展出的作品使參與者能體會手作的溫度,同時在周邊應用上融入平面設計,提高作品的價值,感受生活的品味;更多活動資訊請上「創意生活設計:跨域整合國際研討會」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 講師藍晒原理介紹與學員上課情形 ▲ 講師藍晒原理介紹 ▲ 藍晒實作範例作品 ▲ 學員藍晒顯影膠片 ▲ 學員實作情形
2020
/
03
/
26
雲科大社會實踐成果展 「啓身行動」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結合虛擬及實體 舉辦社會實踐成果展「啓身行動」STAND UP, TAKE ACTION! 📅展出時間:109年3月17日(二)至4月8日(三)。 🚩展出地點: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一樓創意廳)。 「啓身行動」是雲科大在108年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分別包含「環境生態行動」、「社會健康促進」、「在地關懷教育」、「文化永續推廣」、以及「產業鏈結與社區協力」五種類型,提供各教師團隊些許的資源,去推動以社會實踐精神與地方創生為目標的課程與實務性實踐計畫。也包含了所有參與教師精心規劃、耗時費事的田野踏查與聯繫工作、校外單位與組織的支援與協助、以及所有助教與同學投入學習的歷程。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表示,雲科大從1994年船仔頭的社造至今已26年,不僅長年在技職教育持續精進其師資與專業性,同時也不斷與地方產業合作,希望在未來能持續創造更多跨領域及國際化的資源鏈結,讓雲科大師生能有更完善的學習資源,並且能夠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2020
/
03
/
18
「台德科技大學聯盟圓桌會議」將於6月移師德國召開
「台德科技大學聯盟圓桌會議」(HAWtech-TAItech Roundtable Agenda)去年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首度舉行,由台、德雙邊12所大學代表,針對交換學生、企業實習、實驗室合作、暑期學校及短期研習等5大議題進行討論,共有72名台灣師生到德國學校交流或當交換生、12名德國學生到台灣學習,最後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於6月再度召開圓桌會議,可望有更進一步的合作與發展。 台灣由台灣科大、台北科大、虎尾科大、雲林科大、高雄科大、勤益科大等6校組成「台灣TAItech聯盟」,並由勤益科大校長陳文淵擔任聯盟主席;德國則由阿亨、柏林、達姆施塔特、德勒斯登、埃斯林根、卡爾斯魯厄等6所應用科技大學,組成「德國HAWtech聯盟」,著重培養電機、人文科學、生物科學等方面的人才。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謝麗君表示,我國去年有41名學生到德國交換1學期、15名學生參加暑期學校、16名師生到當地參與秋季短期研習,德國則有12名學生到台灣學校當1學期的交換生,主要研修工程及管理領域。過去大部分都是校對校合作模式,這兩個聯盟的運作比較不同於以往,是以對方學校聯盟跟我方學校聯盟的方式,來進行雙方的一些國際合作。 到德國研習的台灣學生也指出,德國的科大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著重實用與操作,與台灣正在推動以問題導向的學習模式相近。 陳文淵表示,今年的「台德科技大學聯盟圓桌會議」將於6月移師德國舉行,「台灣TAItech聯盟」的6所學校,將於3月先討論與德國學校的交流事宜,以期在圓桌會議時,能促成更深化的交流與合作內容。 ▲ 台灣學生去年到德國學校進行秋季短期研習。(教育部提供)
2020
/
02
/
13
雲科大鼠歲迎春產官學交流同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處及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育成中心)聯手於1月16日舉辦「2020 YunTech 鼠歲迎春產官學交流會」,本次活動參與者包含雲林縣政府、雲科工業區服務中心、廠協會、工業區廠商、育成廠商、與全省各地產學合作廠商,超過 200 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並邀請到雲科大畢業校友線上歌手孔晨羽,為活動帶來一場音樂饗宴,讓與會者有如走入時光隧道,欣賞年代好聲音。 在 108 年金秋十月之際,由洪肇嘉教授接任產學處長暨育成中心主任,並積極推廣雲林在地品牌、參與輔導中小企業營運會議,更鏈結在地社團及串聯各項產學資源。同時108年育成中心再度獲得經濟部年度績優創育機構獎項,並榮幸今(109)年擔任中部創育機構聯盟代表,希冀未來共同扶持在地企業向上提升、引向國際產學發展。 此外,現場設有「產學、育成成果展示區」,產學處亦展現今年雲科大各 PBL 研究中心的各項成果。提升企業與學界的合作率,進而形成產學合作,促進業界研發能量與競爭力,是雲科大產學處的自我期許,而育成中心則呈現雲林進駐企業優質好物,期盼藉由活動推廣雲林在地品牌增加產品知名度。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不僅具備豐沛的學術能量,更積極串聯中小企業與在地社團的互動,冀望帶動雲林農特產業、進駐企業營運發展。藉由交流活動,期待增進彼此間情誼,創造未來合作新契機,共同引領地方產業邁向國際,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業績蒸蒸日上」。 ▲ 楊能舒校長帶領雲科大師長向貴賓賀新年快樂 ▲ 雲科大產學處與育成中心聯合舉辦「2020 YunTech 鼠歲迎春產官學交流會」 ▲ 楊能舒校長祝賀蒞臨貴賓新的一年業績蒸蒸日上
2020
/
01
/
20
韓國首爾發明展 雲科大成績亮麗
亞洲最大發明展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於108年11月27日到30日在首爾世貿展覽館盛大舉辦,共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共襄盛舉,參展作品有600餘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榮獲2金2銀4銅。 2件金牌作品之一為工設系馬永川老師(研究團隊:、林冠宇、孫靖翔)之「飛天三角架」,本產品欲解決車輛發生事故後,架設警示三角架距離不足,或架設途中發生二次意外的風險。本產品在發生事故後,後方車門會開啟並啟動產品,上層風扇會開始轉動,上下層會因重力自動往下展開,並往上飛行,透過手機操作,飛到定位地點,並滯留於空中閃爍燈光警示後方駕駛。其電源為產品和汽車間有一條電線持續供電,電線上也有燈條,若有駕駛闖入也可不停警示讓駕駛降低車速或避開此車道,而平時行駛時也會因煞車而回充電力。第二件金牌作品為化材系劉博滔老師(研究團隊:王信壹、許昌貴)之「微細導線之製作方法」,本發明為利用溶液配方和製程條件之搭配,以濕式塗佈方式製作微細導線的方法。在溶劑蒸發的過程中,藉由膠體的相互作用力,使奈米金屬線往特定方向移動,形成多條細緻導線。這是首次提出一次多導線的塗佈方法,可省去多道塗程。本發明可以免去使用昂貴的精細塗頭和塗佈機,以較粗製的塗佈設備即可製作較精細的導線。塗佈寬度可由原來濕式塗線降低至七十分之一的乾導線,達6微米寬度,導線電阻率可低至4.8×10-7 Ω.M,此值約為最低電阻率-銀材料的10倍。 2件銀牌作品之一為電機系何前程老師(研究團隊:黃于軒、侯琮瑜)之「應用於失智症早期患者的室內外擴增實境路徑導航與提醒便條輔具」,本作品「應用於失智症早期患者的室內外擴增實境路徑導航與提醒便條輔具」提供更加直覺安全的視覺輔具型路徑導航功能與更加豐富實用的視覺輔具型提醒便條功能,適用於失智症早期患者或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第二件作品為機械系許立傑老師(研究團隊:曾增耀)之「狹縫式針狀散熱鰭」,據IEK統計,高溫易導致電子產品損壞,加強散熱鰭片熱傳效率可有效避免電子產品過熱情形。本作品主要考量流體通過各圓柱中心狹縫,用改變狹縫寬度及各圓柱的狹縫傾斜角度,增強流場震盪頻率提升熱傳率,使狹縫式針狀散熱鰭片獲得最大散熱效益。 4件銅牌作品為創設系杜瑞澤老師(研究團隊:賴翊庭、許瀞分、李畇寬、呂姿萱、馮薏方) 之「共享駐點救護車」,本作品共享駐點救護車,將自動化救護車依城市人口分派,平均駐點配置在城鄉之中。當有緊急事故發生,撥打緊急電話,中央馬上算出從發車地到事故發生地點再到醫院最近的距離,共享駐點救護車出動,在救護車的途中救護人員會遠端指導陪同人如何做基本的搶救,最後抵達醫院。第二件為電子系黃建盛老師(研究團隊:張勝雄、管鴻、卓達雄、莊子霖、裘其軒、苗新鳳、林君豪)之「創新型虛擬投影視力檢測裝置」,本作品藉由HUD光學架構產生虛擬影像,令受測人員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看到具有符合視力量測規範的影像距離感。比起傳統的視力檢測裝置,其具有體積小、可減少人為誤差,並且能達到亂數產生視標及可自行操作的優點。尤其適合在擁擠的商業區,空間與人員都是需要考慮的成本。在視力檢測儀器及顯示產業上,本項發明是一種創舉。第三件為電子系周榮泉老師(研究團隊:周榮泉老師、廖義宏老師、賴志賢老師、陳建勳、莊博仰、嚴孝傑、黃閔祥)之「磁珠與石墨烯修飾陣列型可撓式IGZO葡萄糖感測器」。本作品特色為製作成本低、感測性能優異 (線性範圍廣、高感測度、抗干擾性佳、響應時間快)、可重複使用 (適用溫度範圍廣、生命週期長)、便宜方便又準確之葡萄糖偵測試片。第四件為機械系吳益彰老師(研究團隊:沈廷豫、詹謹聰、蘇淯順、高思穎)之「磁性無段變速器」,磁性傳動技術為當前世界研發趨勢,相較於傳統齒輪,其採用了磁鐵當作傳動媒介,屬於非接觸式元件,免除了機械接觸所帶來的摩擦損能,也大幅減少了傳動機件的磨耗與潤滑需求。搭載本技術的產品將意味著使用者可不必擔心變速箱提前耗損的問題,更不必定期更換齒輪油與零件更新等,免去費時費力的維護項目。 ▲ 隨團學生現場合照 ▲ 飛天三角架作品 ▲ 三條導線塗佈照片
2019
/
12
/
05
2019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雲科大奪永續三大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今年首次角逐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就榮獲三大獎項:企業永續綜合績效TOP50、企業最佳單項績效-社會共融類、企業永續報告。其中永續報告更獲得白金獎,為大學、醫院、政府組織類組之最高榮譽。 今年「2019第十二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分別頒發四大獎項類別-「企業綜合績效」、「企業最佳單項績效」、「企業永續報告」及「企業永續傑出人物獎」。參獎企業橫跨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及大學、醫院等多元性質機構與業別,其中177家報名永續報告類、82家(含8家外商企業)報名綜合績效類,另單項績效類件數達285件,皆為歷屆之最。雲科大在眾多參賽機構中,擠進台灣TOP50企業永續獎;以2018年「淺山農村活力復甦與文化自信建立」計畫,榮獲「單項績效獎-社會共融獎」,也獲得企業永續報告類最高殊榮的白金獎。 雲科大向來以運用教育與研發資源,致力於解決地方、產業、社會與全球的經濟、社會、環境問題為辦學重要目標,在相關專業領域持續研究與創新,積極追求地區與全球永續。更在2019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球第101-200名,為全台第四、科大第一;在永續發展指標面向上,SDG9(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更名列世界第44名、48名。此外,雲科大教師學術發表,在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面向上,SDG8(良好工作及經濟成長)、SDG9、SDG12共三項指標超越全球平均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雲科大在此次比賽中獲得非營利組織及國營事業類組最佳單項績效獎-社會共融獎,是唯一獲獎之學校機構。雲科大長年深耕雲林縣古坑鄉桂林社區,更依社區需求進行「桂林十大建設」,以提振社區活力與在地文化自信,協助底蘊深厚的台灣農村,營造出品味、文化創意與自我品牌。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學校將持續投入教育與研發資源,並連結各利害關係人持續深耕學生培育、教師發展、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四大層面,塑造創新、多元、友善、永續之校園,擴大學校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全球影響力,師生齊力促進社會共融,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2019台灣企業永續獎-蘇嘉全院長頒發獎項予雲科大楊能舒校長 ▲ 校長獲頒台灣TCSA_TOP50企業永續獎合影
2019
/
11
/
29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