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利害關係人問卷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活動新聞
榮耀事蹟
永續知能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共融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校園安全與健康促進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人權保護與平等教育
資源共享與社會共好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自然資源與環境教育
校園生態景觀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活動新聞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雲科大推動數位化校務治理,建構永續數位雙生系統促進高效發展
自2021年起,雲林科技大學由永續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導,致力於推動數位化校務治理,逐步整合資訊及通訊技術(ICT)於大學治理中,以提升永續發展效能。 永續管理系統的建立與進展 2022年,學校開始建立永續管理系統,並將USR(大學社會責任)及SDGs(永續發展目標)緊密結合於校務行政、教學、產學合作及研究中,實現數據化管理。 透過此系統,學校能夠自動化收集永續資料,盤點校內的永續足跡與發展量能。 系統還能有效監督和評估各項永續目標的達成情況。 2023年,系統進一步優化,新增了: 教師數位化永續履歷 學生學習永續履歷 這些功能全面強化了校務數據化管理,實現對教學、研究、行政及產學合作等領域的數位監控與分析。 永續數位雙生系統的創新 同年,雲科大持續推動建構永續數位雙生系統,將歷年來累積的以下數據進行整合: 社會實踐成果 地方場域資料 USR課程內容 SDGs課程內容 教職員永續履歷 地方創生人才智庫 透過此系統,學校能夠提供即時、準確的數據支持,成為永續發展方案的重要基礎,並有效促進決策制定與資源配置的精準化和高效化。 透過永續數位雙生系統,學生得以更好對永續素養課程進行選擇 透過永續數位雙生系統,校方得以更好統計校內的永續足跡與發展量能
2024
/
09
/
04
雲林科技大學永續頂尖大學,2024 亞太永續博覽會榮獲綠色設計銀獎、「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榮獲2金1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在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中,以其卓越的綠色設計理念和實踐,榮獲第三屆亞太永續博覽會「綠色設計獎」銀獎,這項榮譽再次彰顯了雲科大在推動永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貢獻。 作為致力於成為永續頂尖大學的教育機構,雲科大長期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校務治理與發展戰略,推動數位科技導入、教學創新以及與社區實務連結的校園行動方案。學校更制定了長期能源管理計劃,目標在2046年達成校園碳中和,展現了成為綠色大學與永續頂尖大學的堅定承諾。 在本屆「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APSAA)中,雲科大展現了其在永續發展領域的突出表現,榮獲多項殊榮。張傳育教授的「智慧檢測提升光能效率」項目榮獲金級,周玟慧教授的「數位媒體倡議—社會永續設計共生行動」項目榮獲銀級,而黃世輝教授的「雲林溪水資源公民行動」項目榮獲金級榮譽。 本次博覽會中,雲科大展場的規劃設計以布袋戲為媒介,巧妙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通過精心策劃的演出內容《尋找永續森林》,將永續發展的理念深入淺出地傳遞給廣大觀眾。該劇本以雲科大推動的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為基礎,融入了雲林的在地生態元素,如紫斑蝶、八色鳥和黃金蝙蝠等,讓觀眾在欣賞布袋戲的同時,深入了解雲林的自然生態與文化特色。這種傳統與現代的巧妙結合,不僅展示了雲林的文化魅力,更充分體現了雲科大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創新實踐。 此次榮獲「綠色設計獎」銀獎,無疑是對雲科大在推動永續發展、實踐治理、社會、環境理念方面的努力與成就的高度肯定。未來,雲科大將繼續秉持這一使命,致力於在教育領域引領永續發展的新趨勢。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蒞臨雲科大展區 方國定副校長蒞臨雲科大永續森林展區 雲科大永續森林展區導覽 溪研社-河川保育桌遊展示 雲科大五院SDGs績效展示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單位主管:張文山 聯 絡 人:張世良 聯絡電話:055342601#2484
2024
/
08
/
22
雲科大攜手雲林縣政府與利害關係人共創「沒有人被遺落」的淨零未來
2024年8月21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與雲林縣政府共同主辦的「淨零公正轉型」訪談系列活動順利舉行。此次活動在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圓滿落幕,吸引農水資源領域的專家、業界代表與多位利害關係人參與。農田水利署在推動小水力發電設施的過程中展現卓越的創新與領導力,依據各場域的獨特條件,成功發展出多個不同規模的小水力發電系統,為台灣的綠色能源轉型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場圓桌交流不僅是一次促進淨零轉型的關鍵對話,更是一場致力於實現「沒有人被遺落」這一核心價值的重要聚會。 來自各界的與會者透過互相認識與交流,迅速建立聯繫與共識。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長兼育成中心主任郭昭吟表示,「淨零公正轉型」在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計畫中的重要地位。這項計畫作為十二大關鍵戰略之一,確保在推進淨零排放目標的同時,社會各階層能公平參與,無人被邊緣化或遺落。在活動中,農田水利署林內分處主任廖志聰及行政股長陳家慧提供的專業資料,成為議題討論的關鍵支持為此次討論提供了堅實的背景,並展開了富有洞見的交流。這是一次涵蓋社會分配公正性與利害關係包容性的長期社會安定工程,體現了公正與包容的核心理念。 在問卷調查環節,與會者積極分享他們對淨零轉型過程中的需求和見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將這些寶貴的意見收集整理,為未來政策制定提供關鍵數據,確保在推動淨零轉型時能夠真正落實「盡力不遺落任何人」的承諾。在隨後的議題討論中,參與者們針對農水資源運用與公正轉型展開深入交流,發言中既充滿專業洞見,也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無論是高耗能產業的轉型挑戰,還是弱勢群體的就業保障,都受到與會者的高度關注。 活動的最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與雲林縣政府和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共同呼籲社會各界持續支持淨零公正轉型計畫,並重申「盡力不遺落任何人」的核心價值。這場活動充分展示了雙方在推進公正轉型方面的堅定決心,並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機會,讓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台灣2050淨零願景,實現公正而包容的未來。 與主任及行政股長合影 進行利害人關係訪談 全體合影 承辦單位: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 單位主管:郭昭吟產學長 聯 絡 人:林怡瑄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2509
2024
/
08
/
21
經濟部產業低碳轉型Talk活動 推動金屬產業淨零轉型
因應產業發展數位及淨零轉型發展趨勢,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8月13日共同辦理「113年度綠金產業閃耀加值計畫-產業低碳轉型Talk」活動,出席單位包括雲林縣工業會、經濟部豐田(兼元長)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及轄內42名金屬產業業者代表。 當日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張艮輝副校長及工業技術研究院湯寶貞副組長為活動致詞。張艮輝副校長代表感謝與會長官及貴賓,並介紹雲科大於推動淨零排放及產業轉型的付出及成果,身為中部地區重要指標性大學,除輔導轄內企業、工廠導入碳管理機制,打造雲林縣綠色產業供應鏈外,另與雲林縣政府共同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透過整合雲科大專業師資及資料庫,打造產官學協力推動產業轉型之合作平台。工業技術研究院湯寶貞副組長說明目前我國推動淨零排放之趨勢,並講述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目前針對金屬機電產業所提供之升級轉型資源,透過「精實管理蹲點服務」、「數位營運管理輔導」、「碳盤查加值應用」、「低碳技術應用」、「綠色製造管理輔導」、「模具應用升級輔導」等計畫,協助打造產業轉型基礎,提升產業競爭力。 雲科大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林昱成主任表示,為協助企業推動智慧化碳管理,該校已開發「雲永續碳盤查雲端平台」,以使用者友善介面開展,透過標準化、數位化、智慧化操作系統及視覺化碳排量看板,可大幅降低企業投入溫室氣體碳盤查之人力、時間及金錢成本,並可藉由智慧化視覺化碳排量看板,擬定企業降排目標及策略,達成節能減碳及淨零排放目標!活動除介紹金屬機電產業進行升級轉型資源外,另為展現綠色再生能源技術運用實例,由潔綠永續創新研究中心萬騰州主任帶領與會來賓至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參觀儲電、熱泵系統、儲冰(熱)系統等再生能源應用技術,促使企業將再生能源技術納入節能減碳規劃藍圖。 為達2050淨零排放,我國已針對產業部門提出「先減少排放,再淨零排放」推動策略,除金屬機電產業外,中央各部會亦針對工廠、工業區等提出溫室氣體碳盤查、低碳化及智慧化導入相關補助案。如企業針對碳管理、永續報告書、節能減碳、能源管理等相關議題有諮詢需求,可透過「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專線進行諮詢,將由專業顧問團隊針對企業需求提出建議,協助企業導入碳管理,接軌國際綠色產業市場! 雲林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05)5342601分機5064 產業低碳轉型Talk活動 工業技術研究院湯寶貞副組長致詞 工業技術研究院說明金屬機電產業升級轉型資源 統榮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陳世霖協理經推動驗分享 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林昱成主任介紹碳盤查雲端平台 承辦單位: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 單位主管:林昱成 主任 聯 絡 人:柯宜萱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 5062
2024
/
08
/
15
藍天守護神 雲科大智慧環保再獲金矽獎肯定
藍天守護神 雲科大智慧環保再獲金矽獎肯定 斗六市因地形限制與六輕石化產業的影響,每年秋冬季節的空氣污染情況相較其他地區尤為嚴重,台灣國內同時面臨少子化的缺工問題,再加上台積電磁吸效應下,致使年輕學子投入環保稽查工作的意願日益漸少,雲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王斯弘助理教授與電子系、AI技優專班學生,卻在智慧環保AI應用領域默默耕耘已有4年之久。 他們的第一項作品「制高點精準AI煙霧探測系統」結合增強式學習影像定位技術,獲得教育部2022年智慧晶片系統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智慧環境組銀牌,此套系統陸續被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彰化縣、台南市、宜蘭縣等環保局採用,24小時監控並自動辨識空氣污染,讓露天燃燒無所遁形。 第二項作品是「邊緣運算技術應用於智慧化營建工地監控」,已被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等環保局採用,今年更在2024旺宏金矽獎應用組中榮獲銅牌,該系統整合邊緣運算AI裝置與感測器,應用於環境污染預防及抑制,對工地進行自動化、智慧化管控,使營建業主能自主進行即時監測及防制工地污染。 雲科大師生致力鑽研於AI專業知識來解決跨領域產業應用,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摸索陌生的跨域產業問題,進一步提出創新技術來解決根本問題,從AI模型開發、系統整合到應用場域的測試,每位學生辛勤積累競賽和產學合作的經驗,使他們能更勇敢和自信地面對未來產業的AI挑戰,這些努力也讓雲科大AI尖兵展現出獨當一面、頂天立地的大將風範,同時在永續發展與ESG議題上,雲林科技大學在國內、外大學樹立最佳優良典範。 「邊緣運算技術應用於智慧化營建工地監控」,獲24屆旺宏金矽獎應用組銅獎,蘇副校長與師生一同領獎 「制高點精準AI煙霧探測系統」作品,獲2022年教育部智慧晶片系統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銀牌 同學鐘家凱、劉韋汝、王疏頁與展示作品合影 「邊緣運算技術應用於智慧化營建工地監控」應用於雲林縣虎尾社會住宅場域 2022年嘉義縣翁章梁縣長視察「制高點精準AI煙霧探測系統」 承辦單位:電子工程系 單位主管:林慶煌主任 聯 絡 人:王斯弘 聯絡電話:05-5342601#4313
2024
/
08
/
02
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辦理產品碳足跡計算指引講座
雲林縣政府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使轄內企業、工廠推動產業淨零轉型合作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服務窗口」,持續輔導本縣各產業積極投入溫室氣體管制及減量。為協助企業及工廠於製程中發掘減碳熱點,雲縣淨零轉型整合服務窗口於113年7月23日,辦理一場次「ISO 14067:2018產品碳足跡計算指引講座」,出席長官包括雲林縣政府計畫處綜合規劃科林坤信科長、本校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林昱成主任及10家企業代表。 雲林縣政府計畫處林坤信科長表示,為協助本縣產業淨零轉型,本縣已於110年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於112年與雲林科技大學官產合作,成立「雲林淨零轉型服務窗口」;113年為擴大窗口服務量能,建置「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提供企業、工廠或相關單位即時之碳管理諮詢服務,並提供媒合政府部門資源服務,協助本縣產業投入溫室氣體減量。 永續發展暨價值管理中心林昱成主任進一步說明,自本中心於111年成立以來,已輔導近百家企業導入ISO 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及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其中51%為雲林縣在地的企業及工廠,本中心除輔導其導入碳管理,並協助申請相關政府補助案,共獲補助款新臺幣4,576萬元。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已於今(113)年5月建置完成,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如企業及或工廠有碳管理、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導入、ESG永續報告書、綠領人才培育等問題,皆可以撥打本縣專線,將由專業顧問師提供相關服務。 「2050淨零排放」已成為國內、外溫室氣體減量長期目標,為瞭解企業碳排熱點並建立碳排放資料庫,組織型溫室氣體碳盤查為基本條件,如欲達成企業節能減碳或永續發展,則須透過產品碳足跡發現內、外部減碳目標及策略,藉以創造企業綠色商機並接軌國際綠色市場。 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05)5342601分機5064
2024
/
07
/
23
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雲科大持續名列科大第一
全球知名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日前公佈了「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此排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評比依據,評價全球高等教育機構對永續發展目標的貢獻程度,本次全台共51所入榜學校中,雲科大排名第五,持續穩坐全台科技大學第一名寶座。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始於2019年,今年邁入第6年。此次總計有來自全球六大洲,共有125個國家2152所大學進入總排名中,台灣今年破紀錄有51所學校上榜,比去年47所微幅上升。雲科大有5項指標,更是位列世界前 100 名,依排名分別為,全球第 28 名的「SDG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全球第 45 名的「SDG 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全球第 54 名的「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全球第 79 名的「SDG 17多元夥伴關係」以及全球第 95 名的「SDG 12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整體成績躍昇一級為全球排名101-200名,在全台科技大學中排名第一。 雲科大除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表現亮眼外,更致力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創新教學、與鏈結產業。2024「亞洲地區最佳大學」名列排名141名,國內科大排名第二名。以教育部建立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目前最新公告資訊,在專任教師平均承接「產學合作」計畫經費師均為212多萬,排名全國第2,充分顯示雲科大在教師產學能力與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方面,具有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目前雲科大校務發展以五化-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等為策略,期望達成師生的發展對接經濟、環境、社會永續需求;為地方與全球福祉做出卓越貢獻;塑造創新、智慧、友善、永續的校園,朝向「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邁進。學校將持續深耕教師發展、學生培育、大學貢獻、國際影響力等四大層面,塑造永續校園,積極持續擴大學校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全球影響力,克盡大學社會責任。 資料來源:THE 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網址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impactrankings
2024
/
06
/
13
雲科大發表YunTech ONE概念車:全車MIT智慧電動車 展現整車技術實力
雲科大發表YunTech ONE概念車:全車MIT智慧電動車 展現整車技術實力 為對應全球溫室效應之節能減碳及自動駕駛需求,智慧電動車已成為各國政府與相關企業全力推動的重點產業。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自2010年起開始投入智慧電動車技術研究及研發成果導入量產,於2018年成立雲科大e-Team汽車產業聯盟。今年更獲得教育部「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1.3億台幣總經費支持,持續發展智慧電動車人才培育、技術研發及產學整合導入產業等目標。在全校師生與e-Team聯盟廠商的共同努力下,匯聚台灣研發、製造及系統整合能力,於2023年11月25日(六)校慶當天上午在雲科大舉辦YunTech ONE(雲科1號)智慧電動概念車發表。該車外型、內裝設計及採用無方向盤全自駕技術,展現雲科大產學聯盟與跨設計、管理、工程三學院之整合能力的具體展現。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為了促進台灣汽車產業從OEM升級為系統ODM,雲科大積極參與這一具有挑戰性和前瞻性的使命。楊校長強調,學校將從產學合作和人才培育出發,為台灣的電動車產業發展做出貢獻。雲科大的初期目標包括智慧座艙和自駕車技術,並致力於連結國內汽車系統、汽車晶片以及車輛產業供應鏈廠商。希望能夠整合學術研究和e-Team聯盟的眾多廠商,並通過國際車廠的測試和認證,提供智慧電動車產業所需的人才和技術支援,同時也向政府提供相關產業政策建議。透過YunTech ONE的亮麗登場,讓全國看到雲科大在智慧電動車領域深耕的成果,並且正式對外宣告雲科大智慧電動車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中心正式成立。 當天有許多產、官、學研重量級貴賓與會參加,總統府的林信義資政以「探討智慧電動車體系的現況、機會和挑戰」發表精彩專題演講。會場將有智慧電動車技術、製造、測試等領域貴賓及先進們充分互動,促進彼此間更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活動當天也舉辦「智慧電動車時代台灣產業之挑戰與雲林之契機」 2023TEGA論壇,由TEGA協會理事長車蔡裕慶董事長擔任論壇主持,宣明智董事長擔任論壇引言人。並邀請雲林縣政府張麗善縣長、慧國工業江瑞坤總經理、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廖學隆副總以及雲科大蘇純繒副校長等產官研及車業領袖參與論壇。分享他們在汽車產業方面的經驗和策略,以指導雲林和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和佈局,並冀望協助雲林在汽車產業以及雲林智慧電動車產業園區之設立,能獲得更多的發展與成效。 此次盛大活動除了展現雲科大與e-Team聯盟研發成果YunTech ONE,也討論台灣電動車產業未來的策略與努力方向,將為推動台灣智慧電動車產業向前邁出關鍵一步。 ▲智慧電動車中心辦公室揭牌合影 ▲雲科大YunTech_ONE雲科一號 ▲TEGA論壇_「智慧電動車時代台灣產業之挑戰與雲林之契機」現場 ▲TEGA論壇_「智慧電動車時代台灣產業之挑戰與雲林之契機」合影 ▲雲科大YunTech_ONE雲科一號發表會現場 承辦單位:智慧電動車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中心 單位主管:蘇慶龍 聯 絡 人:余佩玲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4397
2023
/
11
/
25
「愛在雲林」:雲科大攜手雲科工推動交流暨技術成果展示
在疫情限制逐步放鬆之際,雲林科技大學與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於2023年11月18日在斗六市行啟紀念館前廣場,共同舉行盛大的「112年園區聯誼交流活動暨技術成果展示」。透過活動加強產、官、學界之間的合作與溝通,並展示雲科大在各領域的最新技術成就。 活動現場布置了專門的展示區域,展出雲科大在廢氣發電、溫室氣體盤查、化學材料、生化工程、軟質材料與電子元件、機械高分子加工、電子構裝、智慧型資料庫系統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還有自造者中心、精密儀器中心、以及育成中心創新創業資源的成果展示,旨在展現雲科大如何結合理論與實務,推動創新與技術發展。 除了技術展示外,還貼心設計了多項雲林在地就業青年交流活動,鼓勵年輕人之間的友誼成長,一起營造在地溫馨、穩定的就業力量。預備為人生的幸福發展,擦出小小的火花。雲科大產學長暨育成中心主任郭昭吟強調,雲科大長期致力於深耕與雲林科技工業區企業多項產學合作互動。不僅與園區企業共同申請並成功開辦了第二屆「雲科工智能工業製造產攜專班」解決人才需求,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副主任翁萬德更於今年執行雲科工業區專屬之低碳轉型計畫。首發推動「三雲」工作,讓雲科大、雲科工在雲端結合,落實真正的低碳服務。 在雲科大楊能舒校長、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協會陳麒升理事長、蘇振毅輔導理事長及李美惠榮譽理事長的積極推動下,吸引了超過180位園區廠商代表的參與活動。參與者不僅得以擺脫疫情帶來的壓力,更有機會探索未來的異業結盟和產學合作機會。期望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進一步加強傳遞愛的力量,推動地區產業的發展,並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實踐幸福人生的機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成果展示歡迎大家 ▲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商協進會陳麒升理事長開場致詞 ▲「愛在雲林」:雲科大攜手雲科工推動交流暨技術成果展示_貴賓蒞臨支持 ▲「愛在雲林」:雲科大攜手雲科工推動交流暨技術成果展示_盛大展開 ▲「愛在雲林」:雲科大攜手雲科工推動交流暨技術成果展示_大合照 承辦單位: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 單位主管:郭昭吟 產學長 聯 絡 人:鄭紘凱 博士後研究員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2507
2023
/
11
/
20
智慧辨識中心IRIS張傳育主任榮獲2023國科會未來科技獎
2020年張傳育教授團隊以《零接觸檢測-臉部對稱性,心率及呼吸檢測》獲得2020未來科技獎,今年以《太陽能模組及IR熱斑瑕疵自動檢測技術》再次榮獲2023國科會未來科技獎!在今年逾500件的指標技術中,成為最終精選出的80件關鍵指標技術之一! 相關連結:未來科技館、獲獎名單、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雲科榮耀
2023
/
09
/
05
雲科大設計學院與5% Design Action攜手,啟動跨領域服務設計與人才培訓合作
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與5% Design Action攜手前行,共同開創一段令人振奮的合作起點。8月17日在雲林科技大學簽署一份策略性的合作備忘錄(MOU),雙方資源藉由整合提升台灣地方之社會發展、產業推廣、人才培育等能量。 這不僅是雙方組織的合作新篇章,也象徵了雙方彼此的堅定合作,深化對於創新、人才培養的重大投入。合作備忘錄內容涵蓋: 由 5% Design Action 結合產業實務及服務設計專業,推動設計相關議題之行動;運用 5% Design Action 所屬「go action 數位系統平台」協同雲林科技大學媒合學校與產業人才資源供需;由雲林科技大學投入學術研發資源、場域設備、地方產業串連、企業組織及校友專業資源,與學校師生參與設計議題相關研究與實務推動,雙邊共同推動培育未來永續人才等相關產學計畫。 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杜瑞澤院長在簽約儀式中表示:“我們深信,創新不僅源於設計,更源於對於服務的熱情。這次合作將為我們學院的學生提供實現夢想的舞臺。” MOU的簽署將為雙方的合作夥伴關係注入新的生命力,並將服務設計和社會設計的創新思維融合在一起,為未來服務設計帶來嶄新的啟發和成果。 ▲ 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與5% Design Action簽署MOU大合照 ▲ 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與5% Design Action雙方簽定MOU合照 ▲ 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與5% Design Action簽定MOU
2023
/
08
/
18
2023創意生活設計系叱吒國際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的學生們,藉由設計作品呈現改善社會環境的願景與想法,這些優秀的作品不僅是蘊含使用者心中理想的實現,2023年創設112級畢業製作成果與表現更是受各式設計大獎的肯定,屢獲嘉獎、叱吒國際! 德國著名設計協會創立的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是設計人士的指標獎項亦是當今全球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設計競賽之一,該系有多組學生作品入圍,其中尤宏章老師、吳品潔老師指導的學生賴莘雅、林詩涵、 廖玟琪,榮護德國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大獎,作品24% Twenty-Four Percent App欲打造衣物管理APP,在如今社會衣物汰換率高、快時尚汙染的環境,衣物管理APP利於大眾在日常建立延長衣物使用的觀念,打造更環保的社會環境,三位學生在2023第三十七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中再創佳績,榮獲銀獎。 謝修璟老師指導的學生吳晨愷、馬佳璿作品藕泥的回嘉作業,將蓮荷產業的農廢循環設計,與地方特色教育做為產學合作的連結,建立資源循環的概念,讓家鄉土地創新與永續發展,該作品不只榮獲國內最具指標數位、跨域設計學生創意競賽展覽的放視大賞(Vision Get Wild,VGW)肯定,更是受到國際設計界奧斯卡之稱,全球最重要的學生設計獎項之一的iF設計學生獎青睞,在每年提交的作品大約為10,000 件作品中得到入圍前300的殊榮,大放異彩! 學生們在作品的選材上從不侷限,生活處處皆是創意的發想地,由鄭月秀老師、張之怡老師指導的學生戴昕楷、林琬婷使用玻璃器物,在回收與創造、建構與破壞的同時,發現日常獨特而美好的差異,作品榮獲2023第九屆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金獎殊榮!新一代產學合作是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所推動,是產業跨域交流、人才跨界共創的實驗場域,能在如此重要大獎中獲得金獎無疑是對該系學生的極大肯定。 系主任謝修璟談到雲科大創設系目標就是,要培養設計人時時關心文化、社會、產業、科技之困境與脈動,從學科學習延伸到與文化、社會、產業、科技接軌,在老師的引導帶領中載譽於國內外大獎,學生們習得的學術知識、實作能力、廣闊流動的邏輯思考、利用創意及文化內涵,延伸到學生們的職涯發展,用設計改善社會,與時俱進地關心社會,連結在地,放眼國際。 ▲ 紅點設計大獎-德國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大獎-學生賴莘雅、林詩涵、廖玟琪 ▲ 第三十七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銀獎-學生賴莘雅、林詩涵、廖玟琪 ▲ iF設計學生獎-入圍前三百-學生吳晨愷、馬佳璿 ▲ 第九屆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金獎-學生戴昕楷、林琬婷
2023
/
08
/
1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