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利害關係人問卷
意見回饋
雲聲電子報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Facebook
雲仔 LINE Bot
ENGLISH
最新消息
活動新聞
榮耀事蹟
永續知能
學校治理
校長的話
認識雲科
辦學績效
財務資訊
資訊安全政策
友善職場
獎勵事蹟
社會共融
社會共融策略與目標
校園安全與健康促進
產業交流
推廣教育
人權保護與平等教育
資源共享與社會共好
環境保護
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環境管理
綠色校園
自然資源與環境教育
校園生態景觀
組織治理與利害關係人參與
治理程序
風險分析與機會
內控制度
利害關係人溝通
各委員會運作
供應商管理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SDGs專區
報告書下載
活動新聞
News
所有分類
獲獎榮耀
活動宣傳
國際交流
產研成果
趨勢新訊
所有 SDG
SDG01-終結貧窮
SDG02-消除飢餓
SDG03-健康與福祉
SDG04-優質教育
SDG05-性別平權
SDG06-淨水及衛生
SDG0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0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0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10-減少不平等
SDG11-永續城鄉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13-氣候行動
SDG14-保育海洋生態
SDG15-保育陸域生態
SDG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SDG17-多元夥伴關係
所有學院
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未來學院
不限年份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告別「碳」、不再「嘆」-雲科大是淨零碳排好夥伴
當國際品牌大廠紛紛針對淨零碳排而要求供應鏈成員減碳,以期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之際,台灣的各個產業莫不感受到龐大壓力,因此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特別於111年3月25日上午辦理「淨零碳排產業論壇」,邀請企業界人士與校內研究團隊共同探討這個攸關企業存續的問題。 此次淨零碳排產業論壇於雲科大產學研大樓七樓雲宴廳舉辦,論壇分為三個單元,校內由人文與科學學院科技法律研究所王服清教授與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萬騰州教授進行分享,王服清教授從環境法律的角度切入,與企業分享環境保護相關的法規,讓企業更加了解環保的相關法律規範;萬騰州教授則從智慧節能的積極作法切入,與企業分享雲科大的執行經驗,以及減碳的具體成效。此次更加難得邀請企業龍頭台塑集團總經理室的黃溢銓副總經理,他則分享台塑集團如何從排碳大戶轉變為綠色企業的過程。 蘇純繒副校長致詞時表示,淨零碳排絕對是攸關企業生存的嚴肅議題,這是今日產業論壇最重要的宗旨,企業必須從很多面向著手與提升:了解法規、積極的節能、進行環保認證,而雲科大除了今日分享的兩位教師,管理學院也組織了溫室氣體與碳足跡輔導團隊,希望集合全校之力,協助企業在環保新世代可以永續生存,也讓大家生活在乾淨的地球上。 此次活動顯示雲科大在淨零碳排的學者專業知識能量,另外結合在執行的教育部「產業安全和環境永續之跨領域智慧化人才培育STEM計畫」和科技部「臺越環境保護海外科研中心」共同辦理,期許在全球面臨減碳浪潮,產官學齊心合力實踐淨零碳排之永續發展。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舉行淨零碳排產業論壇全體貴賓合照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蘇純繒副校長致詞
2022
/
03
/
25
雲科大榮獲2021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永續報告書白金獎等七項永續大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今年第三次參與TCSA台灣永續獎,相較去年,成績更加亮眼。雲科大在永續發展方面的綜合表現,彰顯學校在治理、社會、環境及夥伴關係等綜合性貢獻。因整體永續成效卓著獲評審團肯定,榮獲「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最高殊榮,也是四所獲選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中唯一一所科技大學。 今年度,雲科大在TCSA台灣永續獎共計獲得七大獎項,包括: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永續報告獎-白金獎(最高榮譽)、GCSA全球英文報告書獎-銅獎(唯一獲獎的大學)、2021 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方案(1)TRUST 養雞溯源供應鏈(金獎)、方案(2)蟲啟食農循環永續經濟(銀獎)、方案(3)族群培力與國際共創(銀獎)、方案(4)樟湖社區永續發展(銅獎)。 今年「第14屆TCSA台灣永續獎」參與家數達329家,較去年成長31%,創歷年新高;今年更有29所大學、14所醫院及14個政府機關參與,歷屆累計家數達436家。本年度評審團更高達802人共同参與評選,評審過程客觀、公平、公正、透明。在這國內極具影響力並廣受各界肯定的指標性獎項中,在「永續報告獎」中,雲科大表現突出,除了以「中文報告書獎」獲得最高榮譽「白金獎」殊榮外,更以「英文報告書」參與全球GCSA英文報告獎評選,獲得國際性之「銅牌獎」,也是本獎項中唯一獲獎的學校組織,足見雲科大除深耕在地永續外,亦跨向國際化、全球夥伴關係邁進。 雲科大向來以「運用教育與研發資源,致力於解決地方、產業、社會與全球的經濟、社會、環境問題」為辦學重要目標,也積極貢獻地區與全球永續。負責參與TCSA台灣永續獎與THE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獎項之雲科大校務發展中心指出,雲科大除前述佳績外,也在今年四月公布的「2021 THE世界大學影響力」評比中,名列全球301-400名,在台灣上榜名單中排名第3,科技大學排名第1。其中在SDG9「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成績表現卓越,除在參賽685間學校中,位居100-200名外,更在此項整體積分上獲得82.7高分,位居Q1(第一等級)地位。此外,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雲科大更在SDG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上,秉持國際鏈結與深耕永續理念,由校層級做整體校務規劃與推動,在SDG 17.4「永續發展教育」項目上榮獲83.3高分,更在此項SDG17整體參賽1154學校中,名列400-600名。顯示出雲科大是一所全面重視永續與社會責任與具有國際前瞻視野的學校。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表示,雲科大校務發展以五化-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智慧化為策略,期望達成「師生的發展對接經濟、環境、社會需求、為地方與全球福祉做出卓越貢獻、塑造創新、智慧、友善、永續的校園」,朝向「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邁進,積極擴大學校在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全球影響力,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代表學校受頒永續典範大學獎 ▲ 頒發雲科大永續典範大學獎 ▲ 雲科大推動永續校園
2021
/
11
/
17
波蘭國際發明展永續創新 雲科大勇奪10金6銀大放異彩
2021年第15屆波蘭華沙國際發明展採線上競賽,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師生研究團隊獲得10金6銀的榮耀。 🥇10件金牌作品 創設系彭立勛老師(研究團隊:林愛詠)研發的「交通安全距離裝置」。此設計採特殊雷射光束投放區域型警示網,並配合車輛行進中、轉彎之系統;達成主動超前示警周邊行人和車輛,能夠即時注意,保持安全距離的功效,並且在駕駛視野死角兩側區設置高像素ccd,駕駛能夠及時在車內螢幕中看到車外四周情況,減少意外的發生。 機械系王永成老師(研究團隊:張中平老師、張軒誠、吳宗昱)所研發的「移動平台之奈米解析度快速檢測設備」,此技術主要是解決高精密度線性移動平台檢測問題。提供給半導體設備線性移動平台,可以透過一次性的移動,同時量測到移動平台之位移、偏擺、俯仰以及傾角誤差。 電子系周榮泉老師(研究團隊:賴志賢老師、郭柏佑老師、粘譽薰老師、李坤澤 、黃昱豪)研發的「以奈米銀線與Nafion修飾之非酵素式葡萄糖感測器」,此技術為使用網版印刷技術製備微小化之非酵素式生醫感測器,利用射頻濺鍍系統製備氧化銅鋅(CZO)薄膜,並以多元醇法製備線徑均勻之奈米銀線,與使用具有優異穩定性之保護層Nafion修飾感測電極層。奈米複合材料修飾可有效提升感測器之整體感測特性,促進感測器偵測更低濃度之葡萄糖分子。故研製一種可精準偵測葡萄糖濃度,且具有高感測度、高選擇性之陣列式微小化的生醫感測器,對於高風險患者和醫療產業非常有益,可以及早通知有風險的患者。 電子系周榮泉老師(研究團隊:賴志賢老師、郭柏佑老師、粘譽薰老師、徐瑞鴻、林佑哲)研發的「可撓式銀奈米線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此技術透過銀奈米線的高傳導特性,提升光電的轉換效率。因銀奈米線匹配的能帶可以有效降低暗電流產生,對可撓式光電元件之未來商業應用性提供新的發展。 設學所杜瑞澤老師(研究團隊:曾子寧)研發的「健背翹翹板」,高齡者嚴重彎腰駝背,肌肉和韌帶變得鬆弛是一個重要原因。本發明係為提升高齡者肌肉的強度和彈性而設計,將原有翹翹板的扶手設計改為具有健身效果的拉環,透過拉環可一邊達到遊玩的趣味也有提升背部肌力的效果,再透過感應燈,讓感壓到的燈色顯示在柱子上,讓使用人有競賽的趣味,進而增加次數訓練。 資工系王文楓老師(研究團隊:林冠樺、楊允翰、林稚翔)研發的「基於特殊PPG訊號的智能酒駕辨識」,本技術屬於最先進的電子化智慧辨識技術,可用於立即辨識出是否有飲酒的行為,當裝置於汽機車輛中的時候,可以快速執行飲酒檢測以增進行車安全,預防酒駕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且此電子式的快速偵測器,製作成本低,使用便利。 資工系張傳育老師(研究團隊: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副院長、張閔翔、劉凱翔、蘇祐大)研發的「零接觸檢測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心率及呼吸率常被做為人類生理及病理上的重要診斷評估參數,常用的心率及呼吸偵測皆是以接觸式的裝置進行測量,近年來攝影設備及電腦計算效能的提升,本團隊以攝影機做為偵測工具,結合電腦視覺與AI深度學習技術,透過觀察頭部因心臟收縮而產生的微振動,估算心率及呼吸率,其心率偵測的誤差為±2下/分,呼吸率偵測的誤差為±4次/分,極具臨床實用價值,並已突破現有非接觸式檢測易受環境光源影響的問題。創新發明領航科技醫療嘉惠病患。 化材系粘譽薰老師 (研究團隊:蕭芷涔、張晏誠、廖浚菕、李晨愷)研發的「一種新型靜電紡絲法製備TiO2/Ag/GO/Nylon 6,6奈米纖維膜與其可見光之光降解效率研究」,本技術將奈米纖維光觸媒與尼龍6,6結合,並以靜電紡絲技術進行混紡,用於過濾汙染物質,其特色在於利用靜電紡絲技術抽成奈米纖維後使其孔隙率增加,進而提升其吸附汙染物質之能力,且添加尼龍後,能更有效地將光觸媒進行回收,以減輕環境負荷,達到環境友善之目的。 工管系陳奕中老師 (研究團隊:李靜瑜、鄭佳昇、林佑蓉、李香蘭、葉重佑)研發的「結合循環扇之智慧溫度控制系統」。本技術以一台循環風扇結合智慧型控制的方法,對辦公環境個別座位之溫度進行調整,使溫度能符合使用者需求。並且採用人工智慧中的生成對抗網路產生冷氣房辦公環境座位溫度之時間序列模擬資料,來減少長時間資料蒐集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並利用類神經網路訓練循環風扇的控制模型來產生循環風扇的參數,使各座位的溫度能趨近於使用者的期望。 機械系吳益彰老師(研究團隊:陳鈺龍、黃聖翰、李冠毅)研發的「整合磁性換檔機構之自行車內輪轂式五速變速器」,本技術係一個行星齒輪式變速機構,結合創新的磁性換檔機構,成為新穎的自行車隱藏式五速變速器。其調速機構係利用釹鐵硼磁鐵(NdFeB magnet)的磁力作動,搭配槓桿機構與變速機構的太陽齒輪嚙合產生不同速比,並以行星齒輪系做為變速機構主體安置於後車輪的輪轂內,相較於現行自行車撥鏈式外變速器,具有輪轂外殼保護、無須保養潤滑、體積小、換檔穩定不掉鏈、及傳動效率高等優點。 🥈6件銀牌作品 材料所陳文照老師 (研究團隊:曾駿逸、吳冠辰)研發的「一種應用於太陽能電池銅製程之釕基合金阻障層材料」,本發明成功開發出一種新穎熱擴散阻障層材料-釕基二元合金,應用於銅製程電極元件(矽太陽能電池元件),以有效解決因高溫製程所造成元件內部銅電極與矽基板之間相互擴散的問題。 工設系翁註重老師(研究團隊:林育辛、黃資文)研發的「助行推車」,我們觀察到高齡長者的習慣是一早先去耕種、採收,接著正中午太陽出來後便走到據點享用餐點,而過程中會接觸的道具包括餐袋、外帶用的塑膠袋、採收用的鐮刀、協助前往據點的枴杖,因此將推車結合了放置工具、餐袋的空間,並提供椅子,鼓勵長者自行走到據點。 化材系吳知易老師(研究團隊:何國賢、郭仲文、林詩芸、劉冠宏、姚力愷)研發的「使用雙(咔唑二甲苯基)芴和環戊二噻吩酮合成共聚物及其製備高光學對比智慧窗」,本技術利用雙(咔唑二甲苯基)芴(BCDF)和環戊二噻吩酮(CPDTK)兩種單體以電化學共聚合的方式沉積到ITO玻璃上(P(BCDF-co-CPDTK)),並以PProDOT-Me2作為陰極,再以PMMA-ACN-LiClO4-PC作為膠態高分子電解質,製成電致變色的智慧窗。經由儀器檢測後可在波長580 nm處呈現31%的光學對比值及著色效率可達434.2 cm2·C-1。此元件於不同電位時顏色變化為淺灰色、天藍色至藍紫色。使用時,只需輕按開關即可調節玻璃的顏色和透光性,透過微小電壓轉換即可切換成不同顏色,可有效阻隔光能熱進入屋內,可以節省空調用電量達成節能效果。 電子系許智傑老師(研究團隊:江柏賢)研發的「以環保高效率方式製作高性能 BaZrOx 電阻式記憶體 」,此技術以鋯酸鋇(BaZrOx, BZO)材料為主動層開發高性能、低成本之電阻式記憶體(RRAM),利用溶膠凝膠法(Sol-gel method)製備出無毒、低成本之元件。Ag/BZO/n+-Si RRAM 已成功製作並研究以不同環境下退火 BZO 薄膜之特性影響,最後以蒸鍍方式將銀作為上電極,並使用半導體參數分析儀量測出電阻轉換機制。結果顯示其記憶窗口 (高阻態與低阻態之比值)達1010,未來將可應用於記憶體陣列電路、物聯網等領域。 電子系許智傑老師(研究團隊:簡于勝)研發的「以熱成長製程製備基於氧化鋁之單次寫入多次讀取和雙極性電阻開關行為之電阻式記憶體 」,此技術利用熱氮氧化法及熱氧化法,製備出具有一次寫入多次讀取和雙極特性之氮摻雜氧化鋁和氧化鋁電阻式記憶體。使用熱氮氧化法及熱氧化法製備之電阻轉換層擁有平滑且極好之均勻性。所開發出之Al/AlOx:N/n­+-Si電阻式記憶體具有-2.8 V之較低設置電壓,而Al/AlOx/n+-Si電阻式記憶體於1 V讀取電壓下具有107之極大記憶窗口。。 化材系粘譽薰老師 (研究團隊:李承耘、謝宛霖、黃姿瑜、李晨愷)研發的「新型靜電紡絲石墨氮化碳 新型靜電紡絲石墨氮化碳」,本技術將g-C3N4/TiO2溶膠-凝膠溶液以靜電紡絲法製成奈米纖維光觸媒,將奈米纖維光觸媒與尼龍6/6結合,並以靜電紡絲法進行混紡,製成薄膜,用於降解染料汙染物質,其特色在於添加g-C3N4後,可於可見光下進行降解,以靜電紡絲法可其表面積增加,進而提升其吸附汙染物質之能力,並達到更佳的降解功效。 ▲ 一種新型靜電紡絲法製備奈米纖維膜與其可見光之光降解效率研究作品照片 ▲ 可撓式銀奈米線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作品研究數據 ▲ 交通安全距離裝置照片 ▲ 健背翹翹板FBM作品照片 ▲ 移動平台之奈米解析度快速檢測設備作品照片
2021
/
11
/
09
永續綠能產業 雲科大工業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創新研發成果發表
雲科大工業污染防治研究中心於8月25日舉辦研發成果發表會,中心的研究教師具有不同的專業能力,分別致力於原料及製程的開發和研究,以達到循環再利用、綠色環保及耗能減量之成效。此次成果主要包含「綠色環保耐燃材料」、「奈米膠體開發」、「食農循環新經濟、綠色永續中台灣」以及「化工製程AI導航與節能開發」。 王怡仁老師團隊近五年致力協助產業開發綠色環保材料,已成功開發阻燃、抑煙性無鹵高防火性質的環保材料,其產品遠優於歐盟與日本現有規範,未來將提供台電、中華電信及日本、新加坡等國同業所需的膠粒,對企業產品競爭力與附加價值提升,該項研發產品獲科技部優良研發獎項。 奈米膠體則由周宗翰教授與鄭宇伸教授合作開發,以奈米膠體開發技術與蟲油開發形成蟲油,植萃成奈米乳液作為化妝品使用,達到農業及食品業加工廢棄物再利用效果;該部分技術分別獲科技部工程司「循環材料之高值化」專案計畫補助支持,以及其產學合作案獲得二0一八年科技部產學成果簡報特優獎。 鄭宇伸教授專注昆蟲生物精煉在循環經濟與食農教育的應用研究與推廣,以黑水虻工業化生產技術帶領學生參與科技部創新創業競賽,獲得二百萬元創業激勵金並推動學生創業,積極開發與昆蟲生物精煉相關的高值化產品與服務;聯結中台灣地區的食品加工廠,將所產生的廢棄物資源化,並與雲林地區國小合作辦理研習與體驗學習,將循環經濟、永續發展、食農教育的觀念與行動結合,向下札根深化學生的學識與素養。 康嘉麟老師致力開發化工廠AI系統,包含AI製程導航系統、線上AI故障監診系統及殘餘壽命預測。與多家企業產業合作使用AI技術配合大數據分析建立整廠最佳化能耗操作,降低操作人員工作壓力,有效降低工廠操作能源用量,強調節能環保效益,節省工廠操作成本。 豐碩研發成果,顯示雲科大工污中心教師群積極投入綠能減污再利用之技術研究,雲科大工污中心將會持續不斷精進努力創新綠能產業達到綠能環保的環境,達到循環再利用、綠色環保及耗能減量之成效。 ▲ 雲科大主管與研發教師群合照 ▲ 工污中心周宗翰主任專注於奈米膠體的研究成果豐碩 ▲ 王怡仁教授主要致力於綠色環保耐燃材料開發IMG_4183 ▲ 鄭宇伸教授進行食農循環經濟研發成果解說
2021
/
08
/
25
永續創新優質教育 日本發明展 雲科大國際奪佳績
2021第35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 」於110年5月17日線上舉辦完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有5件作品參展,榮獲3面金牌2面銀牌。 🥇 三件金牌 作品一:「LouKu–智能滅火系統」 由機械系吳益彰老師(研究團隊:黃登揚老師、黃詣、余頡、彭浩銘、張詩菱)研發,此技術是透過機器學習與視覺辨識改良現行滅火系統的偵測與滅火功能,並且結合行動裝置,讓通知、設備管理視覺化。可以應用於廠房、住家,依個別需求進行佈署。此項發明也對應到SDG 9 發展高品質的、可靠的、永續的,基礎設施。 作品二:「手機光紋鑑別系統」 由電機系洪崇文老師(研究團隊:吳俊融、楊佳叡、林彥廷)研發,本作品藉由感測裝置所發出來的光,結合人工智慧技術來辨識該光紋來自於哪一個裝置,在作品中使用手機螢幕的光做為目標,成功的辨識出多台相同型號的手機螢幕光,使用Autoencoder的機器學習模型,可以有效阻擋沒有在資料庫內的手機型號,相較於其他的防盜裝置,”光”擁有難以複製與破解的特性,安全性非常高,適合在需要高安全性的應用中。 作品三:「使用雙(咔唑二甲苯基)芴和2,2′-聯噻吩合成共聚物及其製備高光學對比智慧窗」 由化材系吳知易老師(研究團隊:郭仲文老師、姚力愷、許佳瑜、陳雯鈴、李奕誠)研發,你是變臉比翻書還快的人嗎?如果不是我帶你去看有這種性質的東西­­­,那就是電致變色玻璃!只要透過微小的電壓切換,即可在你眼前呈現出多種玻璃顏色,看膩這顏色了嗎?動動手指頭切換到你愛的顏色吧!對應到SDG7可靠的、永續的,現代能源。 🥈 兩件銀牌 作品一:「六自由度干涉校正系統」 由機械系王永成老師(研究團隊:徐力弘老師、張中平老師、石逸杰、張軒誠)研發,此作品跳脫以往商用干涉儀之架構,並建立了一套能夠同時量測位移、角度、偏擺的干涉儀校正系統。為了迎合各種量測需求,此系統以模組化的方式進行開發,主要可分成位移量測模組、直度量測模組、角度量測模組。優勢在於客戶可依照各自產業的需求選用不同的檢測模組進行量測,不但可提升調校 系統之效率也提高量測精度。雷射干涉儀屬於高解析度之檢測設備,可應用至工具機產業、半導體設備檢測及面板製程檢測。 作品二:「異質影像融合語意切割網路應用於自由空間偵測」 由電子系夏世昌老師(研究團隊:王斯弘老師、洪傳揚、張哲睿、游仁佑、李長青)研發,本作品為一種即時偵測道路自由空間的車用系統,為了能準確的判斷出汽車可行駛區域,系統中使用深度學習影像辨識和結構光深度測量兩種偵測方式,由深度學習影響辨識進行大範圍的感測,作為主要偵測方式藉由判斷出的可行駛自由空間區塊和剩餘範圍提供自動駕駛或輔助駕駛系統決策出下一刻的移動;同以結構光測量作為輔助,由自身發射和接收的紅外光,精準的判斷出近距離範圍內平坦的自由空間區塊。此項發明對應到SDG3可以讓交通事故傷亡減少一半,對人民是一大福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除了致力於學術研究,更以「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為願景,建構產業創新研發環境,強化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及智慧財產加值之效益。 ▲ LouKu–智能滅火系統作品 ▲ 手機光紋鑑別系統作品示意圖 ▲ 使用雙(咔唑二甲苯基)芴和2,2′-聯噻吩合成共聚物及其製備高光學對比智慧窗作品 ▲ 六自由度干涉校正系統作品示意圖 ▲ 異質影像融合語意切割網路應用於自由空間偵測作品示意照
2021
/
05
/
18
2020世界綠色大學評比 雲科大獲全球排名74擠進百大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參加2020世界綠色大學評比 🏆榮獲全球排名74名,排序百分比8.1% 2020世界綠色大學評比(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20)是以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作為指標,包含基礎設施、能源與氣候變遷、廢棄物處理、水資源、交通運輸、教育等項目,計有84個國家,912所大學參加。在全球激烈的競爭中,台灣有二十六校上榜,其中八校名列世界前百大,分別為屏東科技大學、南華大學、勤益科技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大學、成功大學、朝陽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展現推動環境永續的成效。 台灣綠色大學聯盟表示,歡迎更多國內正視環境永續的大專校院申請入會,以凝聚各大學力量,推動綠色大學工作,並結合政府、企業與民間機構,共同提升大學經營與發展永續,打造「綠色大學、永續校園」,一同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 圖片來源及文章參照:倡議家
2020
/
12
/
30
日本創新發明展 雲科大榮獲6金4銀
2020年第34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於台灣時間23日上午從日本東京傳回捷報,台灣代表團共獲得39金、25銀、3銅,總成績拿下世界第二。臺灣代表團團長、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智堯表示,東京發明展歷史悠久,每年吸引來自全球眾多人才參加,今年邁入第34屆,雖受疫情影響,參賽國家較往年少,並改以線上拍攝影片方式參與,但仍有來自俄羅斯、泰國、印尼等10個國家參與,將近200件作品參賽。 雲科大計有10件作品參展,獲得6金4銀的佳績。6件金牌作品之一為「狹縫式針狀散熱鰭」,由機械系許立傑老師(研究團隊:梁哲瑋)研發,此技術乃改良原有的針狀散熱鰭片之針狀鰭狹縫,改變其尾流型態以增加單位面積的散熱率,可增益散熱率達10~15%,大幅度提升散熱能力並減少散熱風扇運轉時間。對應SDG7人人可負擔的永續能源,改善能源效率。 第二件為「模組式雙動力輸入裝置之推桿式輪椅」,由機械系吳益彰老師(研究團隊:陳泓瑋、沈廷豫、高思穎)研發,傳統手推式輪椅會造成使用者手腕運動傷害,且只能以手掌摩擦輪圈達到剎車效果;因此設計出舊有輪椅裝上此模組設計,即能變身成具有推桿驅動之電動輔助輪椅,不但省力且保有原輪椅之收納功能,搭配碟煞在使用上更方便安全。對應SDG11永續城鄉和社會,改善使用者方便性及安全需求。 ▲ 模組式雙動力輸入裝置之推桿式輪椅 第三件為「深度學習自動舉證交通違規車輛的系統與方法」,由電子系許明華老師(研究團隊:謝孟原、林均憲、潘哲維、王斯弘)研發,此作品是透過AI實現即時的行車安全警示與自動化的違規取締。能達到即時的警示作用,並可用在易發生違規的重點路段加強違規取締,提升民眾的用路安全。對應SDG11永續城鄉和社會,以科技提升警示作用,改善道路安全。 ▲ 深度學習自動舉證交通違規車輛的系統與方法系統 第四件作品為「光源光紋辨識系統及其方法」,由電機系洪崇文老師(研究團隊:吳俊融)研發,本發明僅使用光電二極體與電阻即完成光紋現象取樣的前置線路,可實現室內定位的目標。對應SDG7人人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透過有效的能源科技,促進能源基礎建設。 ▲ 光源光紋辨識系統及其方法示意圖 第五件作品為「自適應老花眼鏡」,由電子系黃建盛老師(研究團隊:苗新鳳、劉謙、陳慶法)研發,本作品除可兼顧看遠、看近的三焦點老花眼鏡外,對於超過頭頂的臨時工作,譬如吊掛東西或換燈泡,甚至是開車時看向車內的導航螢幕,這種上方與顳側的視角則可利用獨特的中近區功能。若是結合不同的鍍膜製程,就可變成太陽鏡片、抗藍光鏡片、變色鏡片,還可依照不同的使用情境搭配適合的鏡框,成為時尚流行配件。對應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輔助視力上不便及促進生活品質。 ▲ 自適應老花眼鏡 第六件作品為「使用雙(咔唑苯基)嘧啶和二溴雙噻吩合成共聚物及其製備可撓曲式高光學對比智慧窗」,由化材系吳知易老師(研究團隊:郭仲文、羅云暄、江佳恩、林俞萱、徐𥶙袀)研發,此電致變色材料可應用於智慧窗,利用此種技術於建築應用上,可阻擋輻射線的進入並讓適當波長的可見光通過做為照明之用,對於未來綠色環保的建築,將是一個節省能源的新興技術。對應SDG7人人可負擔的永續能源,促進能源基礎建設及節能效益。 ▲ 使用雙(咔唑苯基)嘧啶和二溴雙噻吩合成共聚物及其製備可撓曲式高光學對比智慧窗 4件銀牌作品之一為「防蒼蠅入侵裝置」,由機械系王永成老師(研究團隊:高宗彥)研發,此技術具有四大防蒼蠅侵入功能之裝置,在進入門口之周圍門框裝有不鏽鋼板加上LED燈之反射框板,形成光亮與黑暗之強烈對比,進入黑暗通道內裝有藍色微光之LED燈,可以引導到美食區之自動門口,當進入黑暗通道時即有由上端噴出來之清香檸檬霧水,以上有四大特點之裝置,可預防蒼蠅之入侵美食區。對應SDG7人人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透過技術提升有效的能源,促進現代及永續的能源服務。 第二件作品為「全溶液製備具選擇性色彩 Fabry-Perot 干涉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電子系陳錫釗老師(研究團隊:鄭雅駿、郭書瑋)研發,本作品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主體,結合了有機型 Fabry-Perot 電極結構,可依照消費者所喜愛顏色來作客製化處理,具有大面積、成本低、和可撓性等特色。對應SDG7人人可負擔的永續能源,以科技取得自然能源的管道提升電池的效能。 第三件作品為「份量控制購物籃」,由創設系杜瑞澤老師(研究團隊:駱詩晨、劉彥沛、蕭東泰、柯驊容、謝宜靜)研發,此作品是為精確採購食物而設計。根據三天內人體所需營養需求,設計1-2人、3-4 人兩種大小的購物袋。袋子可以直接放入冰箱儲存,可以引導消費者購買適量的食物,不會浪費糧食。對應SDG12負責任消費與生產,減少糧食過度浪費,促進永續管理。 第四件作品為「ICU」,由工管系陳奕中老師(研究團隊:吳懷真、林筱渝、陳沛瑜、吳佩珊、洪傳揚)研發,本產品可協助長期追蹤人們心理與情緒是否穩定,而即時發現潛在的憂鬱患者。心理醫生可以針對就診的病患進行居家追蹤,並且能在患者情緒不穩定時查看患者的心理狀態且給予回饋。對應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透過預防與追蹤治療,促進心理健康。
2020
/
08
/
2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