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因應作為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2023年協助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進行區域災害防治教育工作
TCFD氣候變遷管理
氣候變遷議題是當今重要的風險之一,近年臺灣地區極端天氣之發生頻率與強度有增加趨勢,例如短延時強降雨帶來的豐沛雨量容易對低窪地區產生積淹水現象、異常的乾旱現象使部分地區水情不佳等,但風險的背面則是機會的產生,例如防災產業的促成、災後復原相關行業與人才的發展等。
對本校而言,氣候變遷造成的風險則可聚焦對於行政與教學環境之影響,如颱風豪雨期間師生出勤之交通安全可能受到影響、校舍可能因淹水災害而毀損、文書或電子資料因浸水而毀損、因旱災限水使得校園用水受到影響、因高溫需開啟長時間空調等。這些風險對本校的財務影響包括各項修繕、維護或保險費用之增加、防災人才聘用的人事費用增加等。
另一方面,這些風險也可製造本校防災相關系別或單位之課程、計畫與人才發展的機會,爭取更多氣候變遷相關產學合作之計畫,本校同時有出租閒置屋頂提供業界投資太陽能系統,善用南部地區晴天日數多之特色,將長日曬劣勢轉換為優勢等。
本校秉持永續發展的校發政策,成立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統籌學校永續發展相關業務,除針對環境等議題制定管理方針外,有鑑於當今國際組織與政府機構對氣候議題日趨重視,逐步針對潛在與氣候相關之衝擊,訂出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類別,並管理因應的風險與機會。本校各單位配合本校防災需求,針對校園防災擬定撰寫了一份校園防災計畫書,並配合校內定期的防災演練,以確認計畫書的可執行性,據以提升本校在氣候變遷衝擊下可能的防災應變能力,塑造一個耐災及韌性校園。
鑑別與評估
YunTech永續發展的藍圖中,持續控管氣候變遷顯著影響層面。慎思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及在不同條件下的潛在影響。擬以前述SWOT為基礎,進行「情境分析法」之氣候變遷議題之鑑別與評估。
質性 | 量化 |
---|---|
已開設環境、氣候相關課程以建立學生永續、氣候、生態意識 |
|
成立統籌永續發展之組織 | 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 |
建置相關永續、循環、生態系統等研究中心發展相關產學合作計畫 |
|
校內教學行政推動單位 |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通識中心 |
基於前述情境分析優勢基礎,透過多元的外部推廣活動,含二次徵求公眾意見(主管共識營焦點團體座談、利害關係人問卷)、產業訪談與參訪。讓不同組織及利害關係人,了解本校所關注之重大議題。鑑於此,本校也針對氣候等相關議題,持續在校園各處具體落實。
管理氣候相關議題之指標與目標
YunTech氣候相關議題之管理機制,主依循GRI準則、AA1000保證標準v3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報告(TCFD Recommendations Report),據以情境分析法進行鑑別與評估,並仔細聆聽利害關係人聲音,具體在能源使用量及污水和廢棄物之處理等(節5-2)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如實揭露,其短期之目標訂定每年EUI值(建築耗電強度)符合政府規定並低於61、污水回收率及自來水回收率增加1%,以達長期校園永續經營、綠色校園之目標。茲上原則,乃透過情境分析議題的「未來性」,助以進行決策性及前瞻性之目標管理與行動方案擬定。
此外,本校除由「永續與社會責任委員會」組織進行永續議題之統籌外,亦有水土資源及防災科技研究中心、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通識教育中心、院系所等,一同為永續發展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水土資源及防災科技研究中心-管理氣候相關議題之指標與目標
以專業角度研究與分析各地之災害潛勢,於2022年前協助對象為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政府等縣市,而於2023年協助對象為彰化縣、嘉義縣、嘉義市政府等,並參與地方政府或公所辦理之縣級與鄉鎮市層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編修過程;亦參與政府所辦理之災害防救演習工作。
通識教育中心-五向度之通識教育課程開啟學生永續意識
本校以人文、社會、美學、產業、科技五向度進行通識教育革新,除了因應全球資訊化演進與社群互動與模式外,進行AI趨勢課程的開設,另也將環境教育、綠色永續精神融入通識教育課程中,如開設環境經濟、生命探索與環境關懷等課程,讓學生了解綠色、永續、全球氣候變遷等相關問題,奠定其具永續發展與綠色經濟的意識與觀念,2023年辦理通識教育教師社群教學創新、跨域與實踐成果研討會。共有來自7所大學通識教育專家學者發表19篇論文。主題涵蓋各種新興教育議題比如人工智慧(AI)、永續治理(SDGs & ESG)、跨領域學習與自主學習等,使教師在交流過程中,相互觀摩學習成長,也可以分享彼此的社群互動經驗。
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及院系所-全面啟動環境生態行動
氣候行動相關計畫與系所執行教師:26件
教師/系所 | 氣候行動議題 |
---|---|
鄭宇伸、林啟文、劉淑惠、吳晉東 | 綠色永續國際合作行動 |
粘譽薰、周榮泉、賴志賢、楊博惠、劉上豪 | 摻雜NiS作為光陽極的TiO2奈米纖維 提高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伏轉換效率 |
陳維東、蔡佐良、劉述舜、王志星 | 營建系統模板的節能減碳效益 |
許智傑、江昌嶽、吳勁葦 | 智慧農業溫室栽培即時監測警示平台 |
廖哲浩、章詠湟、黃建盛、林士弘 | 以半導體技術推動綠色能源與節能光電元件之開發及利用 |
2023年亮點案例
為了因應AACSB(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與EQUIS(歐洲品質改善系統)核心任務,積極推行減碳政策,本行動方案將以六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千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台灣上市櫃企業為活動場域,並與兩公司合作,以提倡環保教育議題,鼓勵公司職員參與淨零減碳的學習,並將碳盤查與減碳工作落實在公司治理,且均通過、取得第三方公正機構的認證。以兩公司場地作為教育訓練,也針對個別案例提供量身訂做的解決方法,除了教育並提升企業職員永續議題的意識,也同時讓師生能與企業進行專案實務的推動執行,增強學生在職場的實際工作經驗。
計畫以半導體技術知識推廣來推動綠色能源與節能光電元件的認識與利用。舉辦「光電半導體與綠色能源夏令營」,帶領學員參觀光電半導體主要製程設備,包含擴散(高溫爐管)、薄膜(濺鍍機、電子束蒸鍍機)、黃光(曝光機)等製程及量測設備,學員除了學習光電半導體在綠能科技和節能應用,並體驗半導體薄膜製程設備,實際濺鍍二氧化矽薄膜,且透過研究生助教分享了解導體製程在綠能科技的應用及推廣節能減碳概念。藉由夏令營將實際操作和分享,將半導體專業知識帶到實務場域中實踐,讓學員對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及發光二極體(節能高效元件)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了解綠能科技實際應用層面與所面臨待解決的課題。
透過奈米材料改良感測器表面,整合多功能感測器系統(如CO2、酸鹼值、溫濕度)與雲端大數據分析,本計畫以提升溫室蔬果品質。成果將應用於朋龍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後者配備研發中心和實驗室,專注於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並展示其應用。此外,計畫融合綠能技術於永續環境設計,提供互動體驗,以縮短使用者與產業技術的距離,促進綠能產品使用。學生將參與實踐,將學術知識轉化為實務應用,並透過業界經驗提升專業能力。